
素顏、T恤、牛仔褲,一個人唱完150分鐘的表演。45歲的謝霆鋒依然有著清晰的下頜線,不失20年前的清俊和桀驁。有歌迷感慨,這才是「男人歸來仍是少年」,也有歌迷評論:健身、自律、飲食,缺一不可。
一個成年人,在20年的時間裡不可能沒有變化,但除了變老,還可以變得更好。已過不惑之年的謝霆鋒說:「我經常覺得,當你要得到一些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就要付出你從來沒有付出過的東西。」在一些影像記錄中可以看到,謝霆鋒的成長和發展,都得到了父母充足的尊重和支持,他們的運動習慣也一直影響著謝霆鋒。從小跟著父母跑步健身,謝霆鋒14歲的網球和高爾夫球技就已有幾分專業。從事演藝事業後,原本自稱有點害怕跑步健身的謝霆鋒,卻練得比誰都勤奮。他坦言,需要工作的時候,生活軌跡就是家和健身房。為角色練出的8塊腹肌;清晰的肌肉線條;和歌迷互動直接展示懸空呼啦圈;就連和他訓練的健身達人,都稱讚謝霆鋒核心穩定。
但謝霆鋒也喜歡美食,尤其成為廚師之後,為了精進廚藝,很多時候需要親自試吃。接受魯豫訪談時,他說體重還因此增加過四五磅,為了保持身材,每次都要找一段時間跑步健身,把增加的體重減掉。
當粉絲問到他健康瘦身的小妙招時,謝霆鋒把自己的經驗總結為兩句話:吃的要「乾淨」,「動的」要比「吃的」多。這也正是許多長期主義者在管理體態時奉行的核心原則。
1.有氧慢跑:塑造不易胖體質。
每週維持3至4次慢跑,每次40至150分鐘,保持「能簡短對話但無法唱歌」的強度,可以啟動脂肪酶活性,促進肌肉內線粒體增生,進而讓身體更不易囤積脂肪。初跑者可從30分鐘起步,每週逐漸增加5分鐘。需要提醒的是:隨著耐力提升,切記別盲目拉長時間,超過150分鐘可能反而導致肌肉分解、降低基礎代謝。
2.肌肉訓練:提高代謝效率。
肌肉才是真正的「燃脂工廠」。透過深蹲、箭步蹲(可背包或使用彈力帶增加負重),搭配平板支撐、仰臥起坐、俄羅斯轉體等核心訓練,不僅能提高代謝效率,也有助提升跑步時的穩定度與避免運動傷害。注意:肌肉力量訓練要與跑步間隔進行。研究指出,耐力與肌力屬拮抗性質,混合進行反而無法達成最佳效果。
3.高強度訓練(HIIT):打開24小時燃脂模式。
高強度間歇訓練(如衝刺、跳躍、舉重等),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心率與熱量消耗。例如:40秒波比跳+30秒休息交替。這類訓練會引發過量氧耗效應(EPOC),燃脂效果延續整日。不過,HIIT 建議每週不超過兩次,避免過度使用肌肉與關節造成疲勞或損傷。
慢跑奠定基礎、肌力提升代謝、高強度突破瓶頸,還有一點不能忽略:吃對、吃足,才能瘦得健康。
在建立健康生活的過程中,也別忘了給自己一點休息時間。每週至少安排一天完全休息,不僅不會拖累進度,反而能幫助身體修復、提高整體訓練效率。畢竟,肌肉是在「休息」的時候成長,而非「燃燒」。
謝霆鋒如今45歲,許多歌迷仍能從他身上看到少年時的明亮氣息,但過往的人生還是讓他變得更加成熟。在一次演講中,他回憶16歲的自己:入行時沒有掌聲,經紀人為他哭過很多次,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唱完每一首歌。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四年,歌手謝霆鋒才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掌聲。他曾說過一段很深刻的話:如果你想成功,不要只講「你想」,你要做出來。但當你成功了之後,你要怎麼樣停留在這裡,這是個問題。在當下,「紅」不難,留在這裡才難。
30年前的謝霆鋒,像極了剛踏上跑道、在第一公里掙扎的跑者:節奏混亂、氣喘吁吁、幾度想放棄。但真正帶來改變的,不是哪次長距離衝刺,而是把「低配速」跑進日常的那份恆心。他為自己設下最低門檻:每週跑三次,每次30分鐘,即使跑得比走路還慢,也絕不讓訓練計畫出現連兩天空白。就像當年歌聲中還沒有掌聲,真正的跑者也是在無人喝采的清晨與夜晚,一點一滴,悄悄重塑著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