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13 日)在社交平台發文,再次評論中美關稅戰,指世界混亂難測,全球平衡及和平局面岌岌可危,感慨戰後嬰兒潮一代的幸運。他指,歷史的經驗與教訓是讓後人學懂如何趨吉避凶,認為若各國再次奉行保護主義,「偶一不慎,隨時會演變成軍事上嘅戰爭。」
曾俊華回顧,自己年少時經常聽長輩講述親身經歷的戰爭,包括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提起侵略中國嘅唔同外敵勢力,就咬牙切齒」;以及國家改朝換代,同之後出現的政治經濟動盪,「佢哋捱過嚟,真係一啲都唔容易。」
他稱,自己這一代於 1950 年代出生,幸運地避開了人禍,在 1970 至 1980 年代的和平年代中,全球經濟起飛,社會上流機會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他續指,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慘痛教訓,促使各國領悟到和平對經濟民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戰後成立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協助推動全球合作與經濟發展。當中,《關貿總協定》(GATT)及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功推動自由貿易、降低關稅及拆除貿易壁壘。
曾俊華提到,自己於 1990 年代調任貿易署時,曾代表香港參與 GATT 的關稅談判,回歸後出任海關關長,更參與世界海關組織(WCO)活動,曾擔任亞洲區主席及臨時主席,「如果當年唔係董建華先生要我升職為規劃地政局局長,我喺關長崗位可以做多兩年,我可能都會成為 WCO 嘅主席。」他表示,世界海關組織旨在簡化各國之間的海關制度及程序,最終目的都係為了推動國際貿易發展。
他認為,自由貿易促成全球分工,各國發揮自身專長,令產業鏈、供應鏈及物流業出現,消費者亦能以最低成本購買優質產品。他質疑,若所有美國品牌產品均在美國本土生產,「究竟嗰啲產品要賣幾多錢?美國人民係咪真正會受惠呢?」
曾俊華最後強調,歷史的經驗與教訓是讓後人學習,學懂如何趨吉避凶,認為若各國再次奉行保護主義,築起貿易壁壘,勢必提升食物、能源及貨運航道的保衛措施,「偶一不慎,隨時會演變成軍事上嘅戰爭,歷史教訓,我哋唔可以忘記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