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旗下 ChatGPT 推出更強大的圖像生成功能,網上迅速掀起一股將網絡迷因或個人照片「宮崎駿化」的熱潮,不少用戶將圖片轉換為仿效著名日本動畫工作室吉卜力(Studio Ghibli)風格的作品,同時亦引起藝術界和法律界對版權的爭議。
透過 OpenAI 的 GPT-4o 模型,能夠透過簡單指令生成複雜且細緻的圖像。在香港,不少網民亦將經典 meme 圖轉為吉卜力風格,例如網民 keithlig 創作的「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抱歉,有錢是真的能為所欲為的」等;亦有網民將電影海報轉為吉卜力風格,例如網民 ar.shek 創作的《大話西遊》、《英雄本色》等。
功能至今仍可使用
至今日下午 3 時,記者亦嘗試在 ChatGPT 試用該功能,發現仍可將不同相片轉為吉卜力風格,包括特首李家超當選特首時的相片、葉劉淑儀生活照等。
儘管 OpenAI 表示在模仿個別在世藝術家的風格時,會觸發拒絕生成機制,但對於「工作室風格」則予以容許,並稱這些創作是「靈感十足且令人喜愛的原創粉絲作品」。公司發言人稱「我們致力於讓用戶擁有最大創意自由,同時會持續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調整政策。」
宮崎駿曾批「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過去曾公開反對人工智能參與創作。2016 年他觀看一段 AI 生成動畫展示後表示「非常噁心」,並批評創作者對「痛苦」毫無理解,更直言「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
據外媒報道,美國律師 Josh Weigensberg 指出,關鍵在於 OpenAI 是否獲得使用吉卜力作品作訓練之授權。他強調,雖然風格本身通常不受版權保護,但若 AI 生成的畫面包含與原作特徵高度相似或一致的具體元素,則有可能涉及侵權。
曾起訴其他 AI 圖像生成公司的藝術家 Karla Ortiz 批評 OpenAI「剝削藝術家的心血」,並指控其利用吉卜力的名聲、作品與品牌形象來推銷自家產品,形容這做法是「侮辱」與「剝削」。
OpenAI 目前正面對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宗版權訴訟案件,並積極遊說美國政府將 AI 使用受版權保護內容納入「合理使用」範疇。至於吉卜力工作室及其北美發行商,截至目前未對事件作出公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