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陵蘭選民於星期二(3月11日)紛紛前往投票站,此次選舉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揚言要從丹麥手中獲取這一自治區而備受矚目。最終選舉結果預計於次日公佈,各政黨將隨即展開協商組建新一屆政府。
彭博社報道,近年來,格陵蘭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該島不僅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隨著海冰消融,潛在的航運通道或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地位。
特朗普此前多次強調格陵蘭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向國會表示:“無論如何,我們會得到它。”這一執念激發了格陵蘭內部日漸高漲的獨立呼聲,引發更多對獨立議程的關注。
格陵蘭總理埃格德(Mute Egede)稱,特朗普的言論讓格陵蘭人“感到不安”。
在特朗普的持續“宣傳”下,這次選舉被視為格陵蘭獨立進程的關鍵一步,同時也將考驗其與丹麥的關係。雖然格陵蘭的自治範圍逐步擴大,但經濟仍高度依賴丹麥,每年從丹麥獲得的約6億美元(約8億新元)撥款,佔其公共預算的三分之一,用於維持免費醫療和教育等基本服務。雖然,開發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助於提高經濟自給能力,但獨立後短期內仍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以確保一個更有利的經濟與外交環境。
事實是,特朗普幾乎不太可能成功收購或吞併格陵蘭,因為民調顯示,格陵蘭民眾普遍反對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不過,若格陵蘭脫離丹麥,仍需要尋找新合作伙伴,這為美國擴展影響力提供了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格陵蘭議會為防止外來資金干預選舉,已於2月通過法律,禁止政黨接受外國或匿名捐款。
格陵蘭目前由支持獨立的“因紐特人共同體”(Inuit Ataqatigiit)和前進黨(Siumut)組成執政聯盟,控制議會31個席位中的21席。“因紐特人共同體”主張漸進獨立,而前進黨希望在未來四年內舉行公投。此外,方向黨(Naleraq)和格陵蘭民主黨(Demokraatit)也正在贏得選民支持,選舉結果或出現多黨聯合執政的局面。

